外部資源
外部資料簡介-教育資料來源
今日之大學經營除需有教育經營之經驗外,善用各項教育基礎與實徵數據更是擬定各項政策的重要依據。大學內部之數據資料主要來自各校之校務資料庫為主;而外部資料則主要來自政府機構或其他民間機構。政府機構資料最直接的就是來自各大學的主管機關-教育部了。從目前資料提供單位來看,教育部內部分工為:基礎性或共通性統計由教育部統計處辦理;與行政管理高度結合的統計由高教司、技職司等相關單位自行辦理。以下分別介紹各重要之資料來源。
(一)中華民國教育統計(年報)-教育部統計處
為教育部統計處所主編之教育年報,提供PDF格式以方便閱讀及Excel格式以方便查詢及數據處理。年報提供歷年及該學年度各級教育之概論概況,包含:校數、教職人數、學生數、原住民生數、班級數、新移民生數、中輟生數、休退學生數、外籍教師數、報考錄取人數、延修生數、註冊人數及註冊率、生師比、女生教師人數、在學率、每班學生數、升學率、教育預算比率、公費留學生數、境外學生數等指標。
(二)教育統計查詢網-教育部統計處
為教育部統計處所維護的網站,目的在於匯集常用之教育統計指標,以集中式動態查詢介面,提供各學年、教育等級別、設立別、縣市別等維度之交叉查詢功能。102年推出第一階段「各級學校」統計項目,103年續推第二階段「國中小」、「高級中等學校」統計項目,104年第三階段擴充業已完成,增建「大專校院」、「宗教研修學院」領域之統計項目,並每年逐步擴充,涵蓋範圍將擴及補習及進修教育、特殊教育、境外與特殊族群、教育環境及教育經費等主題。
(三)大學校院校務資料庫(校庫)-教育部高教司
教育部為高等教育發展及規劃,並減少學校提報各類計畫之作業,業自99年度委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協助建置「大學校院校務資料庫」。目前資料庫蒐集高等教育司相關計畫指標資訊及定義整合成「大學校院校務資料庫資訊網」,藉以統計全國大學校院整體教育資源、研究能量、基本校務等數據資訊,進而提供教育部相關單位系統化數據,作為未來高等教育政策決策之參考依據。校庫自99年1月起陸續整合教育部高等教育相關專案及計畫共12項。
資料庫主要蒐集對象除本部所屬國立大學校院34所及私立大學校院39所外,亦擴增蒐集臺北市立大學及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等2校,共75所學校之校務資訊,期能完整呈現高等教育實際發展情形。配合全國大學校院學期起迄期間、教育部各專案計畫審核指標需求及統計基準等,本資料庫蒐集填報時間分別包括每年3月、10月、12月等,共3次。
(四)全國技專校院校務基本資料庫(校基庫)-教育部技職司
教育部技術與職業教育司為提昇技職教育之品質,俾使教育相關決策有所依據及參考,乃設置「全國技專校院校務基本資料庫資訊系統」,基本資料庫自民國89年成立至今,不但日趨成熟且資料豐富、多元,應用範圍亦逐漸擴張,不僅提供教育部對全國技專校院之各項政策及行政業務之執行需求,亦逐年調整資料蒐集之範圍及表冊定義維護,並整合各應用單位需求,建立一整合型之資料庫,落實單一填報、資源共享之原則,大幅降低各執行單位資料蒐集所花費之時間,亦減少學校接受不定期調查之壓力。
(五)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-教育部
為教育部於民國104年建置的一個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。目的在於適度公開學校重要資訊,讓學校負起績效責任,同時消弭學校與學生資訊不對稱現象,以保障學生受教權益。另外,教育部也希望透過資訊公開內容的績效比較,促進校際間良性競爭,以提升大學績效,因此教育部將以往定期向學校蒐集的校務資料彙整後,以網站方式提供便利的查詢管道,讓各界瞭解各大專校院。目前提供之校務資訊大致分為「教學」、「學務」及「財務」三大面向,教學面的資訊包含:各校學生數、畢業生數、延修生數、外國學生數、僑生、港澳生數、大陸學位生人數、本國學生出境進修交流情形、修讀校際選課、輔系、雙主修之人次、建立雙聯學制校數、圖書館藏書統計、校舍及校地面積、生師比、教師數及外籍教師數、註冊率等;學務面的資訊包含:各校學生宿舍床位數、學雜費收費基準、弱勢學生助學計畫領取助學金學生數、學雜費減免人數、休退學人數等;財務面的資訊包含:各校學雜費收入占總收入比率、負債占資產比率、流動資產占流動負債比率、營運活動淨現金占流動負債比率、私校舉債指數等。